
最近国际上发生了很多大事:
第一件事:中国新任防长出马!南海恐有变动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前不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指责中方南海行动,重申美对菲防务承诺,同时美方指责中国在南海针对菲方采取的行动。此外,菲防长命令菲军启动“全面群岛防御规划”战略,菲官员指责中方多次拦阻其在仁爱礁的运补行动。我国新闻发言人说,菲方倚仗外部势力撑腰,违反国际法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精神,频繁在南海侵权挑衅、制造事端,并散布虚假信息,误导国际社会认知。中方不会任菲胡来,中方在解决南海问题上有着充足的战略定力。
在南海问题陷入僵局的背景下,柬埔寨军方派遣代表团赴北京,与中国进行了一轮重要的军事合作沟通,明确表示将在南海问题上支持中国。柬埔寨王家军副司令兼陆军司令毛索潘率领团队访问中国。中国新任国防部长出马,与其讨论了双方军队加强战略沟通、维护地区和平等问题。毛索潘一行还将前往南京、上海等地进行访问,可能会参观一些解放军院校或军工企业。这次访问可以视为中柬两国军队之间例行的沟通交流活动。
中柬友谊历久弥新、代代相传。我国新任国防部长表示,在主席和柬方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入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新时代。两国领导人就发展军事合作达成重要共识,落实好这些共识是两军的共同责任。近年来,两军各领域合作保持高水平,陆军在团组互访、联演联训、院校交流等方面合作成果丰硕。双方应进一步深化战略沟通、用好合作机制、提升合作质效,为维护地区和平贡献力量。
根据国防部的通告,毛索潘在这里有个意味深长的表态,他说柬埔寨将坚定不移地支持中方维护核心利益,持续加强中柬两军合作,而不会仅限于陆军方面。而中国的核心利益,自然也包括南海方向。可以说,毛索潘的表态,符合中方对两国关系最深层次的期待。中柬如今在各个层面加强防务关系,就为东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而以中柬军事合作为契机,南海问题可能会出现一个让西方意想不到的解法。
第二件事:5名中国人遇难!
恐怖主义仍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大威胁。前几天莫斯科遭遇恐怖袭击的事情才刚发生,恐怖分子的黑手又伸向了中国公民!近日巴基斯坦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中方企业承建的巴基斯坦开伯尔-普什图省达苏水电站项目车辆在行驶途中遭遇恐怖袭击,造成5名中方人员、1名巴方人员遇难。其针对中国人的意图明显。巴方承诺彻查并采取安保措施,中巴双方均强烈谴责此次袭击。
中国驻巴使领馆强烈谴责这一恐怖主义行径,对两国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对遇难者亲属致以诚挚慰问,正会同巴方全力推进事件善后处置工作。中国驻巴使领馆已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工作,要求巴方对袭击事件进行彻查、严惩凶手,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在巴中国公民、机构和项目安全,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中国驻巴使领馆提醒在巴中国公民、企业务必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提高安保等级,强化安保措施,全力做好安全防范。
此次袭击案发地是开普省,该省既是巴基斯坦恐怖袭击活动最为猖獗的一个地区,也是巴基斯坦塔利班的主要活动区域。从以上分析来看,再结合2021年7月14日达苏中方员工遭遇恐怖袭击事件等,此次恐怖袭击的幕后黑手可能是巴基斯坦塔利班。但鉴于巴基斯坦复杂的反恐斗争形势,幕后黑手到底是谁,还要看调查结果。未来,中巴必将继续加强反恐合作,努力铲除滋生蔓延恐怖主义的土壤,逐渐遏制恐怖主义的猖獗势头。
巴基斯坦新闻部长塔拉尔表示,将审查所有安全程序,以“发现并纠正任何缺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已经有一些国家对此次恐怖袭击予以谴责,对中方遇难人员表示哀悼和慰问,中方对此表示感谢。中方重申,恐怖主义是全人类公敌,打击恐怖主义、避免悲剧重演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中方坚定支持巴方反恐努力,坚决维护海外中国公民、机构和项目安全。中巴双方有决心、有能力让恐怖分子付出应有代价。
第三件事:中方终于出手反制
不久前,美国能源部(DOE)于去年12月发布《两党基础设施法》中“敏感外国实体”的解释文件、美国财政部和国税局发布的《通货膨胀削减法》(IRA)第30D条清洁能源车辆税收抵免相关禁令的指导意见正式生效。相较于2023年,由于此次生效的标准更严格,符合补贴条件的纯电动车型数量(包括EV和PHEV)也由2023年的25款减少到13款,其中符合补贴要求的纯电动汽车从原来的17款减少到8款,减少了一半。
根据此前生效的美国新规,在美销售的50多款电动汽车中只有13款有资格享受税收抵免。各汽车制造企业一直在匆忙采购会让它们的车型具有税收抵免资格的零件。中国商务部在网上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美国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名,针对新能源汽车制定歧视性补贴政策。中方声明说,美国的举措把中国产品排除在外,扭曲了公平竞争并且扰乱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为维护中方新能源汽车企业利益和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平竞争环境,中国出手反制,就美国《通胀削减法》有关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措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方坚定捍卫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尊重世贸组织成员在规则框架下实施产业补贴,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当权利。我们敦促美方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尊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时纠正歧视性产业政策,维护新能源汽车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美国《通胀削减法》禁止享受补贴政策的新能源汽车使用由所谓“受关注外国实体”,即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朗四国“拥有、控制或管辖”的实体生产的车载电池关键矿产品或车载电池组件。上述规定严重违背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美国《通胀削减法》在新能源汽车问题上对中国企业“另眼相看”、区别对待,明显违反了上述非歧视原则,直接动摇世贸组织多边规则的基石。
